受地產與疫情兩大因素影響,2022年家居企業面臨前端的挑戰。截至4月14日,多家家居建材上市公司發布2022年業績報告,整體營收下降成為主旋律。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已發報的家居企業中定制家居企業的表現相對穩健,實現了凈利潤與營收雙增長。
為何定制家企能在逆勢中維持穩步增長?定制家居行業未來是否能保持中長期穩???行業是否有相應的發展之道?

(圖片來源:拍信創意,侵刪)
2022年,家居企業之間的盈利水平分化在進一步加大。
截至4月14日,通過統計具有行業代表性的8家家居企業業績數據來看,企業均實現盈利。其中,2家定制家居龍頭企業均實現凈利與營收雙增長。
其中,定制家居企業索菲亞實現凈利潤高達10.64億元,在統計的企業中居首。而曲美家居凈利潤最低,只有0.37億元。

從細分領域來看,建材、家居賣場、傳統家居企業業績普遍下滑。
其中大亞圣象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約73.63億元,同比下降15.86%;歸母凈利潤約4.20億元,同比下降29.38%。
紅星美凱龍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約141.38億元,同比下降8.86%;歸母凈利潤約7.49億元,同比下降63.43%。
曲美家居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約48.53億元,同比微降4.35%;歸屬母凈利潤約3695.73萬元,同比下降79.23%。
相比之下,頭部定制家居企業表現相對穩定且能維持較高盈利水平。
其中索菲亞 2022年實現營收約112.23億元,同比增長7.84%;歸母凈利潤約10.64億元,同比增長768.28%;
志邦家居2022年實現營收約為53.89億元,同比增長4.58%;歸屬母凈利潤約5.36億元,同比增長6.07%。
隨著城市化程度的加深,城市居住需求在不斷增加。成品家具在形態上無法滿足不同戶型的空間需求。
同時,隨著主流年輕消費群體審美標準與個性化需求的提高,在居住環境上的品位追求千差萬別。成品家具由于造型、風格上的同質化,已很難滿足他們對于家居環境的定制化需求。
“個性化消費需求時代的到來,讓定制類產品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毙袠I相關人士向財經網表示。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23年家裝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2萬億元,其中整裝市場規模將達到1.3萬億元,并將以超過20%的增速持續增長。
整裝市場已成為家居建材產業萬億市場的熱門賽道。
在定制化方向上,對于整體家居解決方案的需求在與日俱增。一站式消費體驗成為新一代消費主力軍的傾向選擇。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定制家居企業業績出眾,源于其在整家整裝模式的上下求索。
以索菲亞為例,自2021年切入整家賽道以來,企業拓展了衣柜、櫥柜、門窗、地板、家具家品、地板、家電全品類一站式購齊的銷售模式,以“索菲亞”“米蘭納”“司米”和“華鶴”四大品牌滿足不同消費群體需求,多品類搶占家居市場,形成多個增長極。
據2022年年報,分品牌來看,報告期內,索菲亞主品牌收入95.09億元,客單價為18498元,同比增長28%;米蘭納收入3.2億元,同比增長242.60%,客單價13023元,同比增長17%;司米收入10.4億元,全屋產品客單價可達32067元;華鶴收入1.69億元,同比增長14.09%,平均客單價8211元。
而志邦家居作為近年來家居行業 “黑馬”,主營整體櫥柜、定制衣柜、木門等。
企業在進一步增強廚柜、衣柜、木門、墻板協同效應的同時,推出多款組合套餐,逐步向廚電和軟裝品類延伸,通過大力發展整家模式帶來新的業務動力。
據2022前三季度報,分品類看,公司整體櫥柜、定制衣柜、木門營收同比增長分別為-6.36%、21.48%、61.09%。
據財經網了解,還未發布年報的歐派家居, 2022年也在積極推進大家居戰略,要求各類經銷商通過多種形式對整裝業務進行拓展。
根據公告,2022年前三季度,企業實現營收162.69億元,同比增長12.96%。其中,衣柜業務營收同比增長20.91%;櫥柜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01%。
此外,木門、衛浴及其他在營收方面均實現同比增長,增幅分別是11.81%、4.3%以及39.15%,大家居融合銷售之路日趨成熟。
“整家”、“整裝”模式興起的背后,是消費需求的演變。
作為市場主流的年輕消費者越來越關注整體交付,這就需要家居企業協調全屋定制、家具、軟裝、電器等一站式配套。
這對于家居企業的定制能力和供應鏈整合能力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如何向全品類發展、追求更高協同能力,成為行業需要共同思考的問題。
中國家居設計產業互聯網戰略專家王國建坦言:“目前,各行業企業都想在營銷與獲客成本居高不下的前提下,通過擴品類來提高客單價。對于定制企業而言不能僅局限于通過推出性價比高的套餐式服務來招攬客戶,重點是要在設計端發力,逐步向高中低客戶群體去滲透,以展現企業品牌價值?!?/strong>
此外,家居行業普遍存在上下游流程繁雜,從設計、生產制造到消費端各環節相互割裂、溝通不暢等問題,亟待通過數字化手段進行鏈接以提高節點間效率。
同時,“千人千面”的家居消費需求,對家居制造企業的“大規模定制”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當企業選擇一站式配齊的“大家居”戰略時,需一次性解決效率和個性化定制的難題。由此,數據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被以予重視,數字化建設也成為企業轉型的布局重點。
王國建認為,很多定制家居企業尚未實現在設計研發、銷售、制造以及交付環節的數據化體系建設和應用?!皵底只ㄔO對于定制家居企業是頗具挑戰的一件事情?!?/p>
匠心捌玖零創始人趙武順坦言,企業選擇自建數字化能力成本投入巨大,但最終可能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他談到,數字化轉型想要獲得成功需要具備對應的組織結構以及人才儲備。
此外,技術和產品也影響著數字化轉型的效率。唯有對數據進行采集、存儲、挖掘、應用,才能真正實現數據化、智能化。
這就要求企業有對應的技術能力,比如數據開發能力、算法、AI技術等。而國內大部分家居企業因缺少相關專業人才、信息化基礎薄弱,遂難以在短時間內取得成效。
“對于主打門墻柜的定制企業最大的局限在于涉及到門套剪口、套板等,工序流程較多。它們的制造基礎往往都是半自動化的,因而在短時間內實現數字化轉型有一定難度。
此類企業可以通過重新定義產品體系,研發新產品,簡化產品體系,提高工藝水平,來推動數字化轉型。而板式全屋定制企業面對的工序流程環節較少,只需要封邊開孔。因此,實現數字化則相對容易?!壁w武順補充說道。
(文章來源:財經網家居頻道,侵刪)